当前位置:137中文网 > 都市言情 > 无可取代的你 > 55.Chapter 55

55.Chapter 55
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    周启扬的连锁餐厅需要重新装修官网页面,景乔学的网页设计,刚好挂钩。    周霁佑作为中间人,准备直接将景乔号码发给他,让他自己联系,末了,顺便询问了一下去哪儿把车还他。    周启扬年纪轻轻自主创业,更何况还是根正苗红的富家子弟,座驾自然不止一辆,并不急于用车。    “开着,不用还了。”    周霁佑对车了解甚微,不过他那辆奥迪倒是在搬家那天听沈飞白介绍过,那是奥迪中的豪华级,价位不低。    “别,我受之不起。”    周启扬不置可否地发出一声短笑。    周霁佑话锋一转,在他未接话茬前,一鼓作气问:“人还没找到吗?”    她本不想主动提,托人办事,人家还没回信,她突然一问倒显得像在催促。可这件事拖得太久,从年后到现在,已经过去两个月有余。    周启扬语气一肃,说:“我本想安排好北京的事儿,过两天去纽约确认一下,回来后再告诉你结果,但既然你现在开口问了,我就先跟你通个风。”    周霁佑的心被悬在半空。    “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六十岁老教授早年曾留学中国,毕业后留北京任教,直至三十多岁才回到纽约。”周启扬顿了下,问,“你父亲有没有跟提起过你奶奶是做什么工作的?”    “我不知道。”周霁佑仔细回忆,奈何脑中一片空白,“我从没见过她,小时候对她也不好奇,或许我爸提过,但我不记得。”    “不知道名字,也不知道年纪,只有一张年轻时候的照片。人海茫茫,小堂妹,要不是我有老同学在哥大读博,估计现在一个对得上号的人也找不出来。”    周霁佑静了一静:“抱歉,让你费心了。”    周启扬懒懒地说:“费心倒是真的,道歉就没意思了。”    “……嗯。”    在周霁佑心里,周启扬同沈飞白一样,都是她贫瘠世界里蓦然出现的意外。    没有他们,她也能过得很好,可有了他们,生活再不能用好或者不好来形容。    他们分别以一种难以言明的方式俘获了她,使她的生活开始具有意义。    是的,意义。    于她而言,明净又新鲜的词。    她想了想:“你什么时候动身去纽约,我和你一起。”    “不用,你留校上你的课,等真确定了你再过去也不迟。不过……”周启扬轻叹,“希望不大。估计啊,我纯粹就是跑去和同学聚个会,顺便玩一趟。”    后一句有意无意地轻快了语调。    他在刻意减轻她的负疚感,周霁佑心里透亮。    她没坚持:“那好,我等你消息。”    车停在她家楼下只会积灰,她主张还车,周启扬拗不过,又不想她来回折腾,找人去她家楼下把车开了回去。    ***    凌风考研机构早在新学期伊始正式更名为“凌风美术基地”,周霁佑先后接手两个油画班,学生都是大一大二的在读生,有本校的,也有外校的,有艺术非油画专业的,也有非艺术纯门外汉的。    或许是因为终于拉开一段小小的年龄差,课堂气氛比年前带的考研班稍稍浓厚,没有像李兴凯那样故意找茬的。    她这边刚下课,冯诗蓝上课的教室也恰好敞开门,一帮年轻人一窝蜂地涌出来。    冯诗蓝夹在中间,笑吟吟跨出教室走向她,“没课了,待会准备去哪儿?”    周霁佑与她一同朝休息室的方向走,手提画具,说:“回学校。”    “我也回校。师妹,你带我一程。”    她扭头,挑起眉梢:“带?”    冯诗蓝像是意识到自己说错话,轻轻捂嘴,笑意歉然:“瞧我,我没别的意思啊师妹。我来的时候听他们说,你开周师兄的车来的。我这不是就想着,既然我们顺路,我也能搭个顺风车嘛。”    周霁佑眼波幽静:“他们是谁?”    冯诗蓝被她盯得不敢直视:“你何必问呢,大家也就是随口说一说,你别多想。”    “我能想什么。”周霁佑嗤笑,她并没和她继续纠缠的耐心。    休息室在走廊尽头,此刻,里面坐着两个提前过来等待上晚课的老师,一个已经毕业工作,一个刚加入机构没多久,读研一。    巧合的是,机构的另一位老大,周启扬的合伙人梁乐新也坐在里面,他手里翻看一份学生名单,正和两位老师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。    冯诗蓝透过窗户窥见到室内人影,计上心头;追她步伐,拦她去路,用谆谆教诲的口吻说:“师妹,你别怪我多嘴。我想,周启扬师兄把他的车送给你,一定是特别喜欢你。我知道你不是随便的人,你既然接受了,一定是也接受了他对你的感情,你和你男朋友那边应该都已经说清楚了?”    休息室的谈话声早在她一声响亮的“师妹”之后就戛然而止。    包括梁乐新在内的三人都转头望向窗外。    周霁佑当然也看见了。    冯诗蓝还在无辜关切状看着她,她嘴角一撇,笑容缓缓,冷漠无边,冯诗蓝一瞬间竟觉得回暖的空气有点发寒。    周霁佑上前半步,脖子一弯,冷笑着凑到她耳边:“师姐,别给脸不要脸。”    嗓音低沉、冰冷,冯诗蓝心脏剧烈地一震。    她脖颈挺直,睨着她,眼底无一丝温度,抬脚欲走——    “你……你什么意思?”冯诗蓝仿佛一位受害者,开始叫嚣委屈。    相较于周霁佑的轻声,她分明是在嚎叫。    周霁佑感到没劲透了,她把已经迈出去的脚步收回,似赌咒一般凉凉地说:“你信不信,周师兄很快就会有女朋友。”    冯诗蓝以为她在炫耀和示威,伪装的柔弱迅速褪去,换成愤恨和憎恶。    周霁佑的声音依然很低,像黑色羽毛,阴测测,轻飘飘:“不是我,更不可能是你,但会是一个你非常讨厌却又处处比不过的人。”    “你……”    周霁佑不再理会,直奔休息室门口,远远甩下她。    推门而入,屋内三人的视线齐刷刷扫来,表情都十分微妙。    梁乐新笑了笑,眼神指向窗外神色异常的冯诗蓝,问:“你们……吵架了?”    周霁佑放下画具包,耸了耸肩,目光淡漠。她拿起背包,“我还有课,先走了。”    行至门外,与调整好状态的冯诗蓝错身而过,她斜眼瞪她,再不掩饰,周霁佑却半眼都不看她,目不斜视地径直离开。    沈飞白又出差了,这回去的是四川宜宾。    她从学校回到家后已过九点。    天气干燥,她掬起一捧凉水扑了扑脸,擦干水渍,把毛巾挂回去,整齐捋好边角,将前后垂落的长度和左边的蓝色毛巾比对得一模一样。    一粉一蓝,她以前明明对粉色无感,现在却怀揣上一丝不一样的感触。    单独,不喜欢;凑双,反倒越看越满意。    人真奇怪。    九点二十,她准时打开电视,调到央视新闻。    本期《今日聚焦》播放的是四月在黄山时录制的专题。    老小孩老小孩,七八十岁的老人,如同天真孩童,缺乏完善的思考,戒备心薄弱,容易受骗。骗子进村,专挑“空巢老人”这样一个被社会经常忽视的新群体。    与沈飞白对话的老婆婆今年七十二岁,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,每逢春节才会带全家回来一趟,平时只有同村的外甥女偶尔过来探望她。    这样的老人在灵源村数不胜数。    前不久,一个叫孙进的年轻小伙挨家挨户给空巢老人送温暖,隔三差五地,还陪同老人们坐在村东头的老槐树下唠家常。    “我来灵源村快有一个月了,爷爷奶奶们大声告诉我,你们喜欢我吗?”    “喜欢。”    “你们说,小孙累不累?”    “累。”    “小孙辛苦不辛苦?”    “辛苦。”    “小孙既累又辛苦,你们也喜欢小孙,你们心疼不心疼小孙?”    “心疼。”    “你们都是小孙的爷爷奶奶,都是疼爱小孙的家人,现在小孙有困难了,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小孙?”    “愿意。”    老人们的部分积蓄就这样被一个化名为“孙进”的骗子骗走了。    沈飞白问:“您喜欢他?”    老婆婆用方言说:“喜欢啊。”屏幕底下配有字幕。    沈飞白:“为什么喜欢他?”    老婆婆:“我孙子也像他那么大。”    沈飞白:“您把他当成您孙子了?”    老婆婆点头,又摇头:“孙子就是孙子,不一样。”    沈飞白:“可您把钱给了他。”    老婆婆低下头,神情似一个做错事的孩子:“我知道不能拿钱给他,可他对我好。”    沈飞白:“您觉得,他对您孝顺?”    老婆婆用满是皱纹的枯手比划:“小孙给我捏肩、捶背,帮我打水,还帮我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晒。”    沈飞白:“所以在您心里,他代替您的子女陪在您身边?”    老婆婆眼眶一红,开始想念:“代替不了,代替不了……”    沈飞白:“村里有人照顾您吗?”    老婆婆:“有,我外甥女。”    沈飞白:“她多久来一次?”    老婆婆:“她48了,身体不好,还有一家老小要照顾。”    意思是不经常来,沈飞白说:“您外甥女刚刚和我说,您一到晚上就尽可能地少喝水少吃饭,您家厕所在院子里,您在怕什么?”    电视机屏幕里给了一个厕所的粗略镜头,四方围墙,中间一个刷抹了水泥的蹲坑。    老婆婆眼泪哗哗:“我这么大岁数了,跌倒了就起不来了。他们在外面都不容易,我在家出事,还要耽误他们工作和学习……”    总共采访了很多人,这只是其中一段。    沈飞白给老婆婆递纸巾,沈飞白在老婆婆起身站立不稳时予以搀扶……    周霁佑眉心轻蹙。    递纸巾没剪掉能够理解,毕竟尚在采访过程中,有重要谈话内容。可,搀扶呢,和老婆婆的对话已经结束,这段为什么会留下?    是有意,还是无心?    莫名地,她心头隐隐不安。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添加书签